因铸铁、铸钢材料具有相似的成形工艺,在刷镀方法上有相似性,因此将其归纳为同类材料(从本质上讲,它们的成分、组织、结构和性能是完全不同的)。一般说来,铸件有较多的铸造缺陷(缩孔、砂眼、偏析等),使用过的工件,在缺陷处残存有较多的污物(油渍等)。与铸钢相比,铸铁本身含有较多的渗碳体组织,因此铸铁件的电刷镀修复要更难一些。实践证明,保证铸件电刷镀修复成功率的关键在于前处理工作是否到位。具体修复工艺及主要工艺步骤说明如下: 有机溶剂去油(或加热去油) → 机械打磨 → 丙酮清洗→ 电净→ 水洗 → 2号活化 → 3号活化 → 水洗 → 镀底层(JLT底镍、或JLT中性底铜) →水洗 → 镀超厚镀层(如厚镍及其合金、厚铜等)→ 水洗 → 修磨至精度符合要求→ 检验; 有机溶剂去油的作用是去掉残存在铸件缺陷处的污物。用脱脂棉蘸溶剂汽油或丙酮多次仔细清洗待镀面,直至脱脂棉上无污渍。条件允许的话,还可以用碱煮去油法或烘烤去油法。能否将油污去净,是决定铸件刷镀成败的关键。; 如果在活化之后,仍然发现工件表面有“断水”(water-breaking)现象,说明缺陷处的油污没能彻底去除,应重新进行除油处理。如果不经过再次除油处理而继续刷镀下去,很难保证镀层与基体有很高的结合强度。
